聚焦国内 > 正文

中国艺术学50人齐聚南艺 打造中国艺术学第一智库

联墨双馨艺术网2020-12-19

3

12月8日,恰逢南京艺术学院108周年校庆,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南京艺术学院和新华网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艺术学50人论坛”在南京艺术学院举行。论坛由南京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谢建明主持。

“中国艺术学50人论坛”致力于打造一个经典的高端交流平台,增强艺术学学科内部的凝聚力,促进全国高等艺术院校及相关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推动经验分享、思想碰撞,为中国的艺术和艺术教育建设提供专业智慧与行业洞见,并致力于成为中国艺术学的第一智库,将对中国当下的艺术学学科建设、艺术和艺术教育事业发展、中外艺术交流、艺术市场规范与发展乃至相关政策制定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并对艺术及周边领域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

南京艺术学院党委书记杨明在致辞中表示:开展名词审定工作,是重要的、学术性的基础建设工作,也是促进艺术学名词规范化使用、推进学科话语体系、学术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作为艺术学名词审定的牵头组织单位,南京艺术学院积极筹备设立了名词审定工作委员会,立足学校的综合特色和优势,调配各个学科的骨干力量,开展名词审定各项准备工作。

中国文联荣誉委员、著名文艺理论家仲呈祥谈到,名词审定是一桩基础性的学术建设工作。实际上是清家底、证名实,培艺术学学术话语之根、筑艺术学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之魂的重要工程。希望这次艺术学名词审定工作可以把艺术学名词定义得完备、精准,与时俱进。

江苏省政协原副主席、南京艺术学院原院长冯健亲表示,推进艺术学名词审定工作非常迫切,此项工作可规范艺术学名词,对艺术学科建设、艺术事业发展、中外艺术交流具有重要作用。

中国国家画院党委委员、原副院长,华东师大美术学院院长张晓凌提到,艺术学名词审定是艺术学学科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名词的收录、诠释水平的高低不仅准确体现着艺术学学科发展的现状,而且清晰表示出艺术学学科的创新能力以及学术水平的高低。因此怎样强调它的重要性都不过分。

主旨发言环节,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中国文联副主席冯远从艺术学科发展的现状、艺术学名词编写审定与科学的学科体系建设需要把握好的若干关系等方面谈了自己的认识与思考。他说艺术学名词编审工作正是发挥中青年学者智慧才华的大好机会。“我们应当站在人类文明已有的成果基础上,以更广泛的学术视野和知识积累,激发潜能,攻坚克难,建功立业,做出这一代人的应有贡献。”

中国美协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发言中谈到,新时代以来,全国的哲学社会科学和文艺学在研究上有了长足发展,特别体现在大家对建立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这三个目标有了充分自觉。一组中国从古到今,并且通向未来的艺术关键词,功莫大焉。

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专职副主任裴亚军介绍了我国名词审定工作的历史。他说,审定、公布艺术学名词,确定艺术学名词规范是建立中国特色艺术学学科的基础性工作,也是解读中国艺术实践、构建中国艺术学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建立中国特色文艺话语体系、繁荣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文艺具有重要意义。

南京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刘伟冬介绍了全国艺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筹备工作情况。他表示:南京艺术学院从今年8月份开始设立全国艺术学名词审定工作办公室,组建专职工作人员。8月到11月,筹备全国艺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和编辑委员会,设置分委员会,完成主管部门及相关职能部门的邀请(或报批),将工作实施方案报至全国名词委。这个过程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挑战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收获的过程。

论坛最后,仲呈祥、冯远、冯健亲、范迪安、裴亚军为“全国艺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揭牌。全国名词委常务副主任裴亚军为全国艺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专家代表胡振民、王次炤、杨晓阳、仲呈祥、冯健亲、冯远、范迪安、杨明、黄昌勇颁发聘书。

为庆祝南京艺术学院建校108周年,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文联原党组书记胡振民专门为此创作了书法作品,南京艺术学院党委书记杨明代表学校接受捐赠。

当日下午,分组展开“落实组织编写、审定中国艺术学名词基本框架和工作思路”的主题探讨。

第一组:美术学组;设计学组;专题组。由中国美协主席、中央美院院长范迪安召集,南京艺术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李彤主持。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中国文联副主席冯远,江苏省政协原副主席、南京艺术学院原院长冯健亲,中国美协副主席杨晓阳,故宫博物院副院长赵国英,广州美院院长李劲堃,鲁迅美院院长李象群,天津美院院长贾广健,四川美院院长庞茂琨,湖北美院院长许奋,西安美院院长朱尽晖,中国国家画院党委委员、原副院长、华东师大美术学院院长张晓凌,中国美术出版总社品牌中心主任曲刚,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何成洲,《中国美术报》社长、总编辑王平,《美术报》总编辑杨丽,江西美术出版社社长周建森,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副院长李超,中国国家画院理论研究所副所长陈明,中国艺术研究院国画院副院长桑火尧,中国美院绘画艺术学院副院长孔国桥等参会。

第二组:艺术学理论组;音乐与舞蹈组;戏剧与影视组。由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央音乐学院原院长王次炤召集,南京艺术学院党委常委、副院长张捷主持。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国家艺术基金专家委员会委员、南京艺术学院舞蹈学院名誉院长于平,天津音乐学院院长徐昌俊,上海戏剧学院院长黄昌勇,山东艺术学院院长王力克,吉林艺术学院院长郭春方,云南艺术学院院长郭浩,四川音乐学院院长刘立云,北京舞蹈学院副院长许锐,广西艺术学院副院长伏虎,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牛宏宝等参会。

据了解,全国艺术学名词审定工作方案预计以五年为周期,分步骤实施,先出词表(含中文名与英文名)再出定义。预计2021-2023年完成名词(含中文与英文名)编写与审定,建立国家艺术学数据库和资料中心;2023-2024年完成定义编写与审定;2025-2026年正式公布。



标签:中国艺术学第一智库,中国艺术学50人论坛

责任编辑:傅少锋